金秋九月,張利強種下的滿棚黃瓜,到了收獲的季節。8月初,他的新型鋼結構冬暖式大棚建設完工,一個多月后,第一茬瓜果喜獲豐收,并順利上市交易。
今年42歲的張利強是莘縣董杜莊鎮夾堤村的一名種植戶,18年前便跟著父輩在家鄉種植蔬菜。前些年,因為效益不好,他選擇了外出打工。
“那時候都是用水泥柱子和竹竿搭建的小拱棚,空間狹小,人在里面干活都直不起腰來。哪像現在啊,水肥一體化設備、自動卷簾機、軌道車這些設施都有了。”回想起曾經的種植條件,再看看現在新建的大棚,張利強樂呵呵地說,去年,他聽說家鄉正在推動老舊大棚改造提升,便選擇了返鄉創業,準備建兩座全新的大棚。
建兩座新棚得用多少錢?張利強算了一筆賬。
“每座棚占地約6畝,建設成本大約30萬元,但改造后的大棚無論采光角度、保溫性能、生長空間都大大改善,更有利于瓜果蔬菜的生長,產量和效益都有保障。按每年種植兩到三茬蔬果來算的話,最快一年便可回本。”張利強信心滿滿地說,“目前,其中一座大棚已投入使用,12月初接著種植禮品西瓜或者甜瓜,后期再用上智能化手段,收入將非?捎^。”
張利強蔬菜大棚的華麗變身,正是莘縣推動老舊大棚改造提升的一個縮影,而與此有關的一些不解和疑問,也慢慢有了答案。
為啥要改?莘縣蔬菜大棚多始建于20世紀90年代,目前全縣37萬畝蔬菜大棚中,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的約5萬畝。蔬菜大棚的使用年限最長為20年,很明顯,這5萬畝大棚已是“超齡服役”。大棚設施老化,土壤連作障礙加重,不利于機械化作業,影響大棚生產效率和群眾收益,亟待改造提升。
如何去改?在推進老舊大棚改造過程中,莘縣變“市場自發”為“政策統籌”、變“政府主導”為“群眾主體”、變“外鋪攤子”為“內部挖潛”、變“單一增產”為“全程增效”,努力走出一條設施農業大縣平衡耕地保護與特色產業發展的新路子。
也就是說,整個過程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積極回應群眾呼聲,全面消除群眾心理擔憂和資金顧慮。建什么樣的新棚,菜農自主可選;怎么建新棚,各村也因地制宜、靈活推進。比如說,一些菜農改造意愿較高、條件成熟的村莊,由村黨支部牽頭實施連片改造;只有部分菜農愿意改造的,實施“聯建聯種”改造,由幾戶聯合建造新型高標準大棚,打破單個棚體限制,自發約定各自種植區域,形成合作共贏的發展聯合體;對條件不成熟、只愿自我改造的,“一戶一策”引導實施分散式自我改造,通過改薄墻體、外置保暖棉被等多種方式,增加棚內使用面積,提高大棚整體畝均效益。
改造后“錢景”如何?莘縣十八里鋪鎮劉爐村種植戶劉來福今年新建了一座新型鋼結構大拱棚,目前已投入使用。“大拱棚在保溫效果上比冬暖式大棚要差一點,但對黃瓜和圣女果等來說,能夠滿足需求。大拱棚的土地利用率高,建造成本相對低一些,更符合我的實際生產需求。”說起自己的打算,劉來福表示,他8月中下旬種植了黃瓜,計劃12月中下旬種植圣女果,預計能忙活到來年的7月份,“好好管理的話,收益不會差,大棚‘長個兒’了,農民的腰包肯定也會越來越鼓。”
事實上,對大棚進行升級改造,莘縣董杜莊鎮花莊村的菜農,早就嘗到了“甜頭”。“原來的大棚低矮,只能種地爬西瓜,每畝地產量在6000—8000斤,每斤售價1元左右。大棚更新換代之后,一畝地可以種2000棵吊秧小西瓜,雖說產量和原來差不多,但是今年西瓜收獲季,每斤售價卻保持在5元左右。”花莊村黨支部書記花現英說,改造提升后的新棚保溫性能好,棚內作物可實現提前定植、提前上市,具有明顯價格優勢。
有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莘縣共完成改造提升老舊大棚2.5萬余畝,土地利用率由原來的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畝均收入增加2.5萬—3萬元,增幅超40%。